相關問題討論
這個怎么能記得牢一點 記不住
同學你好,剛開始記得時候記不住是很正常的哦,不要著急,先有個大概的印象,后續(xù)這些科目在具體章節(jié)學習時會逐步認識,通過具體章節(jié)學習可以加深記憶。
專業(yè)指導-彬彬老師
2025-09-16 14:53
30次瀏覽
怎么才可以記住這些科目名稱
分類記憶:像圖里那樣,把科目按資產(chǎn)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等類別劃分。比如資產(chǎn)類里又分流動資產(chǎn)和非流動資產(chǎn),非流動資產(chǎn)里有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chǎn)相關科目等。分類后,同類科目的特點和用途有相似性,能幫助關聯(lián)記憶。
理解含義:了解每個科目代表的經(jīng)濟業(yè)務內(nèi)容。比如“長期股權投資”,就是企業(yè)持有的對其他企業(yè)的長期股權性質的投資;“累計折舊”是對固定資產(chǎn)在使用過程中價值損耗的逐步計提,這些理解了,記憶會更深刻。
編口訣或順口溜:把一些科目串聯(lián)起來,編成好記的口訣。比如針對資產(chǎn)類非流動資產(chǎn)科目,可編“長期股權投,投資房、長應收,固定、在建、工程物,清理無形和商譽,還有攤費、遞資、待處產(chǎn)”(這里結合圖中部分科目簡化編的,可根據(jù)實際科目調整),利用口訣的韻律和簡潔性輔助記憶。
多做練習:通過做會計分錄、記賬等練習,在實際運用中強化對科目的記憶。比如練習固定資產(chǎn)購置、折舊計提的分錄,反復使用“固定資產(chǎn)”“累計折舊”等科目,自然就記住了。
專業(yè)指導-小純老師
2025-09-16 14:53
15次瀏覽
合同負債是會計科目嗎?和預收賬款有什么區(qū)別嗎
1.是會計科目。
依據(jù)《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新收入準則),它是專門記“先收客戶錢、但還沒給客戶發(fā)商品/做服務”的負債類科目。
比如:客戶提前給你付了800元買鞋子,你們已經(jīng)說好買哪款、啥時候發(fā)貨(有明確的交易約定),但你還沒發(fā)貨,這800元就得記在“合同負債”里,代表你欠客戶一雙鞋的義務。
2. 和預收賬款的區(qū)別
就看“有沒有正式約定(合同)、欠客戶的是啥”
首先看“有沒有正式合同”——合同負債必須得有明確的買賣或服務合同,比如客戶簽了合同買手機,付了3000元定金,你沒發(fā)貨,這3000元就是合同負債;但預收賬款可能沒合同,比如客戶想訂家具,先交500元“占名額的錢”,還沒確定買哪款、沒簽正式協(xié)議,這500元就是預收賬款。
再看“錢怎么變成收入”——合同負債是按“做事的進度”轉收入,比如你給客戶做1年的維修服務,收了12000元,不能一次全算收入,得每個月算1000元(對應每個月的服務);預收賬款是“等事兒徹底辦完”才轉,比如客戶交了1000元租房押金(不是租金),等客戶退租、沒問題就退錢,不用轉收入;就算是簡單買東西(沒簽合同),比如客戶付200元買零食,你發(fā)貨后,這200元就能一次性算收入。
最后看“用在啥場景”——合同負債只用于“賣商品、做服務”這種和收入直接相關的事;預收賬款除了簡單買賣,還能用于“租房押金”“訂東西的意向金”這種沒明確合同的情況。
“如同學針對上述解釋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隨時進行追問或重新提問哦~”
專業(yè)指導-王辰老師
2025-09-16 14:48
21次瀏覽
39、40條免稅是什么意思?
就業(yè)后工資不繳稅了?
不是工資,而是他們從事增值稅應稅行為的時候給它免稅
專業(yè)指導-娜娜老師
2025-09-15 17:01
19次瀏覽
部門規(guī)章和地方性政府規(guī)章都是國務院制定的嗎?地方性人民政府是行政部門?
1.部門規(guī)章是國務院下屬的各部、委(像財政部、教育部這些)制定的;地方性政府規(guī)章是省、市一級的人民政府(比如江蘇省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都不是國務院直接制定的。
2.地方性人民政府屬于行政部門,負責管當?shù)氐男姓聝?,比如搞城市建設、管市場秩序這些。
專業(yè)指導-小亞老師
2025-09-15 16:07
35次瀏覽
這里不明白的地方是資產(chǎn)減值損失這個科目,它的借方是增加貸方是減少對嗎?
也就是說損益類科目借方增加的話就代表損失多,損失多,就是利潤少。如果是貸方增加,就是損失少,利潤多,可以這么理解嗎?
同學你好,資產(chǎn)減值損失科目是借方表示增加即損失增多,利潤變少。貸方表示減少,即減值損失轉回,利潤增多
專業(yè)指導-彬彬老師
2025-09-15 16:07
25次瀏覽
相關精華答疑
這個最初購入成本1000元 然后物價持續(xù)上升 到了賣出的時候市場價格3000元 這不是收入增加了嗎 為什么是收入不變
這里是說收入固定的情況下,也就是無論市價怎么變化,都是按3000銷售。當物價持續(xù)上升時,用先進先出法,發(fā)出存貨(銷售出去的存貨)的成本是較早購入的、較低的成本(比如最初的1000元)。此時,收入是按當前售價(比如3000元對應的售價,假設售價和市價相關)確認的,而成本結轉的是1000元。這樣“收入 - 成本”的差額就會較大,從而高估了當期利潤;同時,期末剩下的存貨是后來購入的、成本高的(比如接近市價3000元的部分),所以也高估了庫存存貨價值。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專業(yè)指導-小純老師
2025-09-13 12:43
92次瀏覽
這個題是題干上有點沒看懂。這個上面寫著5萬元已驗收入庫。上面又寫著50萬元被損毀。
那它的賬面價值是50萬,對嗎?5萬的是它的成本?
1.庫存商品實際成本為500 000元:這是這批庫存商品原本的入賬成本,也就是它的賬面價值(在沒有發(fā)生損毀等情況下,賬面價值等于成本)。
?2. 殘料價值50 000元已驗收入庫:這是庫存商品損毀后,剩下的殘料的價值,殘料可以作為原材料等繼續(xù)使用,所以要把這部分價值從損毀的損失中扣除。
?3.應由保險公司賠償300 000元:這部分是保險公司會賠付的金額,也需要從總損失里扣除。
這里的庫存商品,在損毀前,它的賬面價值就是實際成本500 000元(因為還沒處理損毀,賬面上還是按成本記錄的)。
殘料價值50 000元,是庫存商品損毀后剩下的“有用部分”,它不是庫存商品的“成本”,而是損毀后回收的資產(chǎn)價值。簡單說,原本值50萬的庫存商品,毀了之后,還能回收5萬的殘料(相當于得到了5萬的“補償”),同時保險公司賠30萬,剩下的就是真正的損失(營業(yè)外支出)
專業(yè)指導-小亞老師
2025-09-13 14:20
33次瀏覽
我還是覺得應收股利應該借銀行存款啊,為什么是其他貨幣資金呢
我們可以從資金流向和賬戶用途來理解:
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通常是通過證券賬戶(比如在證券公司開立的投資賬戶)進行交易的,企業(yè)先把錢從銀行轉到這個證券賬戶,這部分資金就計入“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所以當收到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的現(xiàn)金股利時,資金是回到這個證券賬戶里,因此借記“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而像長期股權投資(非證券賬戶直接交易的情況),資金直接從企業(yè)的銀行賬戶進出,所以收到股利時就借記“銀行存款”。
也就是說:走證券投資賬戶的,用“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直接走企業(yè)銀行賬戶的,用“銀行存款”。
專業(yè)指導-王辰老師
2025-09-14 10:50
34次瀏覽
看不懂這里的第4步,這個余額為20,前面的步驟都能看懂。這個答案為啥不是10
存貨成本 = 300萬元
?可變現(xiàn)凈值 = 280萬元
?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 成本 - 可變現(xiàn)凈值 = 300 - 280 = 20 萬元
此時,存貨跌價準備余額為20萬元( 借方存貨成本300,貸方跌價準備20,存貨賬面價值為 300 - 20 = 280 萬元 )。
12月31日的跌價情況
存貨成本仍為300萬元( 存貨未出售,成本不變 )
?可變現(xiàn)凈值變?yōu)?10萬元
由于可變現(xiàn)凈值(310萬)> 成本(300萬),說明存貨不僅沒有跌價,反而“價值回升”,因此需要轉回之前計提的跌價準備。
存貨跌價準備的余額“最多只能轉回至0”( 因為跌價準備是“備抵科目”,不能出現(xiàn)借方余額 )。
6月30日跌價準備余額為20萬元,而12月31日存貨價值已回升至超過成本,因此需要全額轉回20萬元,使跌價準備余額回到0。
專業(yè)指導-魚兒老師
2025-09-14 16:08
29次瀏覽
他的這個成本有一個供貨方給墊付的運費的增值稅稅額不用計入成本嗎?
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 ,實行稅款抵扣制度。對于一般納稅人而言,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其進項稅額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抵扣,不構成存貨成本的一部分。
本題中,供貨方代墊運費8萬元,增值稅稅額0.72萬元 ,并且企業(yè)取得了全部增值稅專用發(fā)票。這意味著企業(yè)在后續(xù)計算繳納增值稅時,這0.72萬元的進項稅額可以用來抵扣企業(yè)銷售貨物或提供服務產(chǎn)生的銷項稅額。
從會計分錄角度來看,企業(yè)購入原材料時,賬務處理為:
借:原材料 (400 + 8)萬元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2 + 0.72)萬元
貸:應付賬款 (400 + 52 + 8 + 0.72)萬元
可以看到,增值稅稅額單獨計入了“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沒有計入原材料成本。只有運費8萬元計入了原材料成本,因為運費是使原材料達到可使用狀態(tài)的必要支出。
專業(yè)指導-小純老師
2025-09-14 16:24
26次瀏覽
這個①應該是指除了已被清償金額以外的金額吧。已經(jīng)被之前被追索人清償?shù)慕痤~應該不能再追索了吧?
不是的哦~這里的“已清償?shù)娜拷痤~”,是指被追索人自己之前向追索人清償?shù)娜拷痤~。
打個比方:假設甲是被追索人,他向持票人清償了10萬元(這是“已清償?shù)娜拷痤~”)。之后,甲可以向其他票據(jù)債務人(比如出票人、其他背書人等)行使再追索權,要求對方支付這10萬元(把自己已經(jīng)付出去的錢要回來),再加上這段時間的利息、發(fā)通知書的費用。
所以,“已清償?shù)娜拷痤~”是被追索人自己實際付出的金額,是有權向其他票據(jù)債務人追索的。
專業(yè)指導-小亞老師
2025-09-12 08:36
81次瀏覽
我也想問老師
趕快去提問吧